top of page

中山路

聖母無染原罪天主堂

​|歷史敘述

1806年

郭德剛(Sainz)神父和教理講授員嚴超到了台南。他們租了一個房子在小東地區,作為小祈禱室和傳教員的住宅。它座落於城牆外面的一個角落,圍繞著果園,是一個偏僻孤零零的地帶,對傳教工作不是很適當。同年,大概位於現在的新市那個地方,又租了另一個房子,為了照顧被遺棄的小女孩們(聖幼兒之家)。



郭德剛神父
郭德剛神父

以後,郭神父回到南部,留下嚴超在台南,他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孤兒院(新市),直到缺少生活資源,告知省會長放棄那個地方,才又搬回小東地區。1867年這年的9月到10月之間,郭神父再回到台南,首先租了一個小閣樓(離市中心不遠)。一個月後(大約1867年11月)買了一個房子,座落於市中心。但是一個外國人買了房子在那裡,讓當地的居民感到害怕擔心,於是多方阻撓,並且要郭神父等人離開,最後只好放棄買下來的房子,又回到租的小閣樓去。11月13日陳萬水,20歲,領洗聖名是方濟各撒勒爵,是傳教中第一位領洗的教友。郭神父後又計劃買一塊地,由於鄰居開始擾亂,要求立法阻止傳教,於是城市的8個管轄區立下法令反對傳教工作。12月11日郭神父用中文寫了一封辯護信,官府最後取消了法令,這對傳教工作才有了幫助。年末,買了第一塊地,用蘆葦和稻草建了一個小房子,有3個房間,房子建好後,留給教理講授員嚴超照管,郭神父回高雄前金。


1968年

2月份,郭神父至馬尼拉開會,9月份回來,嚴超單獨一人負責傳教工作。5月份林水蓮在高雄前金接受洗禮,她來自台南。郭神父離開台南期間,5月份傳教站的房子起火,把房子一部份燒毀了。郭神父很惋惜的說:「沒有辦法使所有的東西都保存下來,只能沈默,但也都毀了。在一個新傳教事業中,很多東西是不能用眼光來評價的,而是人的需要。因為財富資源的缺乏,不能達到所有人的希望,這是多麼痛苦啊!」5月到6月間,教理講授員嚴超每天被一百多人圍攻損壞誹謗,報官卻遭遇鞭打和坐監。民眾的仇教,官府的不當處置,使得嚴超身體受到摧殘,導致他於1870年5月14日蒙召,那時他38歲。才剛開始的台南傳教事業就這樣被打亂了。幾個聽道理的慕道者由於這樣信仰危機而逃走了。


1869年

郭神父離開了台灣赴菲律賓,傳教工作停滯下來。


1870年

新的省會長雍頁崇(Chinchón)到台南來,重新計劃啟動台南的傳教工作;神父們決定安居台南。


1871年

9月李嘉祿(Colomer)神父被派遣到台南,在那裡開始一些傳教工作與職務。他寫信給省會長雍頁崇:「發現了一些慕道者,他們當中有些人已經在基督內得到重新培育」。


1872年

年初,在第一塊地上(小東)建造了房子,有樓下4個房間,樓上3個房間。主要的部分是用混泥土建造的。自1872年1月開始,3月21日遷入,不久後又建了間廚房和臥室。這個房子作為傳教的地方從1872年一直到1889年。


1875年

10月份,省會長在台南安排一些孤兒院的事務,看看如何能夠繼續接收那些被遺棄的女孩子們。11月李神父被派往福建,由喬賢明(Jiménez)神父接替他,雖力圖重建孤兒院,但因傳教疲勞過度病逝於1877年,過了不久,越南韓若望(JuanHan)神父被派遣到台南繼續工作。1877年5月,韓神父被派往剛建立的沙崙教會直到1885年韓神父重新派到台南。這時教友約20-30人。


1889年

過了幾年後,曾經是雜草叢生,又有一些大菜園的土地,(現在的火車站到中山路盡頭的地方)由於經常被淹沒,只能作為牧場。從火車站必須經過牧場(如果沒有被淹沒的話),透過一些大木板才能過的小溪,繼續走,到達一個小山坡,山坡上有個中國風格的房子,於是韓神父買了這個房子和土地(今中山路段,日據時代之大正町段)。由於周遭居民迷信不願外國人在此地建築教堂,認為這是不吉利的事情,多方阻撓。後與官府交涉,以二層樓為限,終於如願完成聖堂的興建,台南教會從此奠定鞏固之基礎。這是中山路天主堂的前身。


1890年

韓神父離開。從這年到1899年沒有傳教士居住,只有主口才有從前金來的神父主持彌撒,有一些台南的教友就搬到前金居住,因此台南教友數量減少了。


1892年

高恆德(Giner)神父,首次與居住在大灣人們接觸。


1895年

隨著日本人的入侵,傳教工作處於停頓狀態。


1899年

11月,洪羅(Rodriguez)神父居住在台南,他說:「當我來這裡時,在台南除了見到原來小東舊房子裡住的天主教家庭,是由4個人組成以及其他3個日本人,就沒有遇見過其他人。」


1900年

5月份,原來在屏東萬金的陶神父(Toval)被派遣到台南,他開始正式大灣的傳教工作。


日據時代教堂內景
日據時代教堂內景

1903年

陶神父寫道:「如今,有火車,漂亮的房子,寬又長的商業街道,這裡居民很多是日本人,我們沒有任何一個教理講授員。幾年前的20多個教友,由於當時的日本政府縮減工作,使得有部份教友搬離了台南,只剩下8-10個人。」


1911年

陶神父離開,高恆德神父接任(1915年中期)。日本人建議小東傳教的地點。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小教堂,一直使用到1925年為止。



中山路日據時代木雕祭台
中山路日據時代木雕祭台
中山路日據時代右側聖像
中山路日據時代右側聖像

1914年

儘管有傳教士長期居住,台南的教會發展還是跟原來一樣沒什麼進展。


1915年

高神父離開那裡,游智謀(Pérez)神父進入那裡,在他短暫的停留期間也沒有什麼活動和發展。

大約1915年,日本人建了一個新街道(這個街道名叫「大政」,是日本天皇最初幾年的設計)。因為這個新街道正好穿過教堂用地,因此土地被徵用。政府給予賠償,於是在新街建造了第一個教堂。


1916年

5月15日,游神父離開台南。


1917~1919年

由高神父負責這裡,那時也來的一些其他地方的要理講授員幫忙,對當地人演講,吸引很多人來學習教理。也辦了小學校帶領一堆孩子們學習。但不久,高神父去了馬尼拉。因為神父的缺席,使得慕道者們和學校的學習熱情都鬆懈了,最後也都離開了。


1919年

8月中旬,高神父離開後,形勢越來越差,省會長派遣游神父第二次重返台南,這時他給慕道者教聖歌(唱詩),讓人容易投入祈禱,主日也更有趣了。尤神父想建一個小教堂,於是開始寫信四處募款,並著手製作設計圖。


1923年

3月末,游神父離開,洪神父被派遣到台南,那是4月4日。他繼續游神父的工作,教更多的宗教歌曲、進行教會交談與教導的課程。


1924年

洪神父為教理講授員組了一個學校一道理司祭學園,學員有七、八名,其中涂敏正於1936年晉鐸,成為台灣出身的第一位神父。因為台南沒有天主教家庭作為核心,所以安排了一些大灣的天主教家庭搬到台南,引導這裡的傳教事業,成績斐然。


1925年

因為高神父那時所建的小教堂已經太狹窄了,容不下主日來參與彌撒的教友,洪神父為新教堂進行募款,得到許多人的捐助。洪神父說:「有了這個許可,我著手運作。因為這些島內外的捐助,我非常的滿足,萬千的感謝天主,這建教堂的夢想終於實現了。所有這一切,僅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。所以,很明顯地,這是天主來建造這個教堂。儘管有些人不相信,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,我確實籌集了資金來建造教堂。於是著手修改尤神父之前留下的設計圖,就開始動工了。」

2月27日為教堂的地基開了水渠,教堂在八十天內就建起來了。7月5日舉行了第一台彌撒,聖母無染原罪始胎新教堂竣工。台南以前的教堂都是以聖多瑪斯為主保,而這個新教堂卻是以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。新的教堂就像一個個燈塔,同時,也有更多的人認識這教堂,同時人們也對天主教越來越感與趣。

這一年的聖誕節,5個成年人接受領洗;一整年裡,大概有八十多個人領洗,(Rodriguez)洪神父這樣說:「能給其他的成人和小孩子領洗,我感到非常的幸福,也實在太高與了,為此流下幸福的淚水,所有的工作與播種都開花結果了。」


1932年

由於洪神父的傳教事業碩果累累,省會長給了他一個假期,2月他回到西班牙。1933年負責台南教務乃若瑟神父,年輕有為。任期內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。傳教工作遭受很大困難。仍盡力培養優秀傳教員,推廣基督神國。1945年因公赴菲而離職。


1946年

台籍李天一神父代為管理。


1947年

富有經驗的老傳教士德增輝神父由斗六來台南傳教。為人和藹可親,深得教友們愛戴。1950年大陸赤化,不少傳教士遷來台灣。原在北部傳教之道明會士,齊集南部工作。數年內新開不少堂區,如善化、山上、玉井等。台南市聖堂則由香港來台的嘉西略神父主持。因長於青年組織,到任不久即創立了聖母孝女會及道理補習班等。


1951年

羅道真神父由嘉義調來台南工作。全力向知識界人士宣道。且成立了轟動一時的聖教歌詠團。在教會內各種聚會中演唱,深獲好評。



戰後修建的教堂
戰後修建的教堂

1952年

馬西略神父由台中遷來台南傳教。另有由大陸來台的道明會士盧沛洋神父為助理。盧神父精通國語台語,對大陸來台教友特別照顧。1953年5月,馬西略神父前往新化鎮,成立正式本堂區。


1953年

盧神父升任台南本堂。文安邦神父為副本堂。盧神父創辦了「崇愛醫院」,在中山路教堂右側。聘有美籍醫師郭神父及數位道明會修女為病患服務。



1956年改建的神父樓
1956年改建的神父樓

1958年

盧神父專理醫院業務。馬西略神父重返台南任本堂職。創有公青會,玫瑰經善會、煉靈會等組織;並籌資購置教會墓地——即今台南四分子天主教墓園。1959年馬神父返國渡假。職務由盧神父代理,直到1961年由文安邦神父接任本堂為止。


1961年

三月台南成立教區。羅光蒙席擔任主教。從此,道明會士所管理之堂口,劃歸教區。


1963年

馬西略神父三度任中山路本堂神父。另有醫院院長羅道真神父,大陸教友指導司鐸薛仁堪神父,副本堂文安邦神父和,菲籍呂若瑟神父相助。為時不久,薛、文、呂三位神父他調,而另有華錫壽神父陳希默神父前來,負責大陸來台教友及青年學生和講道工作。他們成為目下本堂區最具活力的主要份子。之後,戴剛德神父接任本堂區及醫院院長。1978年陸理德神父調任本堂主任直到今1986年7月21日因健康關係改為副主任,主任一職則由安敬道神父接替。


2011年

天主教在台灣的傳教工作,由西班牙玫瑰省道明會的傳教士開始,於1859年至今已152年。


自1866年郭德剛神父來台南至今145年。12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始胎節日,慶祝開教145周年,已領洗教友共2156人,目前主日彌撒約教友120多人,並有西班牙語及英語彌撒各一台,堂內的組織善會有:若望長青會、感恩愛心會、玫瑰經善會、夫婦聯誼會、青年會(分在職青年及在學青年)、主日學、聖山管理委員會等。


台南的傳教生活非常不容易,天主教團體的數目總是不多,困難重重,很多時期沒有傳教神父居住在本地,然而西班牙道明會的傳教士們,個個充滿了傳教的勇氣、努力、熱忱、還有愛,所有這些都成了現在中山路天主堂的穩固基礎。



資料來源:聞到出版社 101年5月出版【天主教在台南:台南教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】

歷史敘述

​|歷任本堂

歷任本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