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主日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,按照禮規,彌撒可唱或誦讀〈基督聖體聖血節繼抒詠〉。每個準備感恩禮的禮儀團體包含聖詠團、讀經員和主禮,都得考慮他們的個別實際情形,以及提前協調且決定是或否要唱或誦讀之。當然,可能有些人想要先回答另一個更基本的問題,「繼抒詠」是什麼?似乎在禮儀中很少遇到繼抒詠。
今日天主教禮儀規定每年兩次感恩禮必唱或誦讀繼抒詠:一、復活主日繼抒詠:〈讚頌逾越節的犧牲〉(Victimae Paschali Laudes);二、五旬節繼抒詠:〈天主聖神請降臨〉(Veni Sancte Spiritus)。繼抒詠的名稱取自拉丁文歌詞的首句。然而,本主日可自選唱或誦讀,而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繼抒詠為〈熙雍!請吟詠歌唱〉(Lauda Sion Salvatorem)。
另外有兩個繼抒詠,通常在時辰禮儀(日課)而不是在感恩禮有的,所以可能沒有太多教友熟悉之。追思已亡日與為亡者時辰禮儀的繼抒詠,則稱為〈震怒之日〉(Dies Irae)。還有,在彌撒經本與時辰禮儀上有自選的痛苦聖母紀念日的繼抒詠〈聖母侍立架旁〉(Stabat Mater)。
今日感恩禮目前保留以上特殊節日隆重禮儀用的傳統繼抒詠,但在中世紀禮儀年,除了懺悔期外,似乎每主日及節日都有其專用的繼抒詠,而且多數為自選。其中主教座堂、修院的聖樂資源豐富,可能經常唱繼抒詠,但鄉下的小堂區可能甚少選擇之。第十六世紀的禮儀改革減少繼抒詠的使用,但仍有部份地方教會及修會保留較豐富的繼抒詠傳統。總而言之,繼抒詠不是感恩禮必然的部分,其言語也不是直接取自聖經。因而,今日禮儀保留繼抒詠,是為節日或特殊日子使用,也就是主要為了更加隆重地舉行禮儀。
關於繼抒詠的起源,多數的禮儀史與聖樂史專家認為,與福音前歡呼詞(阿肋路亞)的短語有關。歡呼詞的短語通常取自聖經,繼抒詠是反省短語或節日的意義,亦是預備福音的宣讀。作者來源與其它聖樂類似。而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繼抒詠,由聖多瑪斯第十三世紀著作,反思基督聖體聖血神聖奧蹟的意義及其意境之美。
在此也鼓勵禮儀小組,可參閱反省繼抒詠的內容和意義,同時也參考音樂家的建議,做最適當的安排。
… 請盡所能,歌頌歡呼, 稱揚贊不勝贊的救主, 因為言語有限,何能勝贊。 耶穌基督的聖體, 是給人生命的活糧, 是今天特別歌頌的主題。…
※ 圖文取自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